近日,一则“万圣节家长带娃到便利店抢糖”的微博,引发人们对调皮捣蛋“熊孩子”教育问题的关注。据称有家长带着盛装打扮的小孩去便利店随意拿糖果,不是那张家长和商家商量好的戏码,是在商家一脸懵逼的情况下随便拿了就走了。
长久以来,“熊孩子”的各种熊行为频频见诸报端:在铁轨上放石子、损坏汽车、将其他小孩推下电梯…从而发现,“熊孩子”并非只是“调皮捣蛋”那么简单,他们对公共秩序、他人财产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胁一点不容小觑。
网友亲自去便利店求证 这些家长到底有没有付款 结果是:没有 全由夜班的员工承担了这次损失
出问题的是孩子,病根却在大人身上。一些家长不仅做不到言传身教,而且对孩子的顽劣等行为视而不见,甚至采取放任态度,认为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等,对孩子不文明行为进行无原则庇护。
网友热评
吴尊: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
对于“教育”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,但到底什么才是“教育”呢?在《爸爸去哪儿》中,吴尊教育孩子的模式,成为了各父母学习的标准——以身作则,给孩子最好的示范。
吴尊的儿女——Neinei和Max,因为自小在国外生活的缘故,不太习惯中国菜的口味。他时常教育女儿Neinei和儿子max要爱惜粮食,而他的教育并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,在《爸爸去哪儿》节目中大家要吃一点味道都没有的白馒头,弟弟Max尝了一口馒头后,因为吃不惯便很自然地顺手把馒头递给了老爸,吴尊拿过馒头就吃了起来。
Neinei问他怎么什么都吃,他是这样回答。
在带着Neinei去卖鱼赚钱给老乡修房子的时候,Neinei想用赚到的钱买礼物,他会跟Neinei说,工作很辛苦,赚钱很不容易,所以不能乱花钱。
孩子在最初学习时,都是把父母作为参照的,总是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。所以,父母的言行举止,无论好坏,都会被孩子不自觉地效仿。而节目里的吴尊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教育儿女不要浪费粮食,要珍惜劳动成果。
对于孩子来说,父母的身教,也就是榜样的作用,比任何老师包括父母自己对他的说教都要管用得多;父母好的榜样,对孩子的影响比那些座右铭的影响要更为深远。
所以万圣节家长带娃到便利店“抢糖”?到底是谁刷新了下限!一张成绩单绝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,维护也应有度!是否也该考虑为熊孩子的宽容期设个期限?比如社会忍到什么时候?7岁?8岁?还是12岁?到时候千万别再说你家孩子心理年龄小! 你还在认为熊孩子是天生的吗? |